毛巾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与健康。在毛巾的质量标准中,色差和色牢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以下将详细阐述毛巾的色差和色牢度标准及其评定方法。
色差是指毛巾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在毛巾生产中,确保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是基本要求。色差标准通常根据国际或国内的相关标准来制定,如《GB∕T 22864-2020 毛巾》中规定:
优等品毛巾色差色花:4级
一等品毛巾色差色花:3-4级
合格品毛巾色差色花:3级
评定方法:
1. 目视比较法:这是最直观的方法,通过专业人员的目视比较,将待测毛巾与标准色卡或样品进行对比,评估其颜色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色觉。
2. 仪器测量法:利用色差仪等精密仪器对毛巾的颜色进行测量,通过数值化的方式表示颜色差异。这种方法更加客观、准确,能够消除人为误差,是现代纺织工业中常用的色差评定方法。
色牢度是指毛巾在使用过程中,颜色抵抗各种外界因素(如水洗、摩擦、光照、汗渍等)作用而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色牢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毛巾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也是衡量毛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GB∕T 22864-2020 毛巾》规定,毛巾的色牢度要求如下:
评定方法:
1. 耐洗色牢度:模拟日常洗涤过程,将毛巾在规定的洗涤条件下进行多次洗涤,然后评估其颜色变化。一般采用五级制进行评级,级数越高表示色牢度越好。
2. 耐摩擦色牢度:评估毛巾在摩擦作用下的颜色保持能力。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测试方法,通过模拟毛巾在日常使用中的摩擦情况,评估其颜色是否容易脱落。同样采用五级制进行评级。
3. 耐氯漂色牢度
将洗后的样本与洗前的样本进行比较,以评估其颜色的变化程度。通常使用灰卡或色卡进行颜色的比较。
在实际生产中,毛巾的色差和色牢度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一方面,要确保毛巾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致或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要保证毛巾在各种使用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颜色稳定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选用高质量的染料和助剂、优化染整工艺、加强质量控制等。同时,在产品出厂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每一批毛巾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