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是光所组成的波长的特征。人眼能够感知波长 750 至 400 nm 之间的光的颜色。所有波长加在一起称为电磁波谱,人类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当物体受到 380 nm 至 780 nm 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照射时,就会产生颜色。该区域是人眼可感知的。波长小于350纳米的辐射称为紫外线。波长超过750纳米的辐射称为红外辐射。光谱的这些末端对于人眼来说是不可见的。颜色也可以由辐射 380 到 780 nm 之间(对于人类)可见范围内的光的初级光源产生。
观察颜色需要光。如果没有光源,我们作为人类就无法区分颜色。因此,一切都会是黑色的。因此,用于检测颜色的颜色传感器配备了集成光源。该光源为物体提供稳定的照明,因此测量的颜色值始终保持一致。
使用颜色传感器(也称为光谱仪)进行颜色测量的步骤如下:
①测量目标的照明
正手测量的物体(也称为目标)必须保持一致的照明。传感器借助向物体发射光束的集成光源来实现这一点。这种发射的光使传感器能够尽可能测量颜色,因为照明的偏差可能会导致颜色值出现偏差。
② 接收反映
发射的光束使物体(及其颜色)提供反射光,作为颜色传感器(也称为分光光度计)的输入。因此,发出的光被物体反射并再次被传感器接收。通过传感器的光学器件接收反射光。这是一种特殊的镜头,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使光线照射到内部颜色传感器上。
③处理反射
接收到的来自物体的反射光到达可以对其进行处理的内部颜色传感器。内部颜色传感器测量接收到的光的颜色值。接下来,对值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并借助(光谱)灵敏度函数将其处理为颜色值。
④显示颜色值
当反射光的测量值转换为颜色值时,这些值可以显示给用户和传感器运行的系统。测量的颜色值可以以多种受支持的格式显示,例如 L*a*b*、XYZ 和 RGB。